大业十二年,东郡的翟让凭借其不凡的气质和领导能力起兵,迅速积聚了大量的追随者。由于起义地点在瓦岗寨,故其军队被称为瓦岗军。李密也在此时前来投身,成为翟让的得力助手。李密的加入,使得这个以蛮力为主的队伍焕发了新的生机。李密首先向翟让提出建议,攻打隋朝的粮仓——荥阳。李密认为,掌控粮食是扩充兵力的关键,翟让对此深以为然,决定亲自带队攻打荥阳的门户——金堤关。
然而,荥阳太守杨庆派遣了隋朝名将张须陀来迎战。张须陀被誉为炀帝时期的第一猛将,战场上勇猛异常,屡次击败起义军。翟让曾在张须陀的手下吃过不少亏,看到他出马,心中不免开始忐忑,几乎动了退意。此时,李密挺身而出,耐心劝阻翟让,并提出了应对之策。经过一番劝说,翟让才决定留下抵抗。可当两军对峙时,张须陀一出现,便让翟让军心生恐惧,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。隋军迅速发动冲锋,瞬间把瓦岗军打得大乱,翟让军开始溃败。李密指挥有方,成功组织起败军,几次反击,但仍未能扭转局势。最终,瓦岗军士气尽失,大家纷纷逃入树林。隋军见势紧追不舍,张须陀指挥着铁骑追入树林,意图彻底消灭瓦岗军。
然而,李密早已布下了巧妙的计策。为了消耗隋军的体力,他故意让一部分队伍与隋军纠缠,吸引敌军进入树林。隋军在丛林中无法施展骑兵优势,且已疲惫不堪,正当张须陀指挥部队追击时,李密突然发动反击。四面杀声震耳欲聋,瓦岗军如猛虎出笼,成功将隋军包围。张须陀及其部队顿时陷入困境,最终被瓦岗军一举歼灭,张须陀本人也在战斗中丧命。看到张须陀的首级送到面前,翟让心情复杂,既感到解气,又不免生出几分惋惜。
展开剩余67%占领荥阳之后,李密再次出谋划策,他建议翟让开仓放粮,吸引附近的流民前来。此举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流民,翟让也在其中选拔出精壮的士兵补充军队,迅速增强了战斗力。翟让逐渐意识到,李密不仅仅是一个谋略家,更是一个拥有远见卓识的领袖。为了表达自己的敬重,翟让决定将自己的权力一部分交给李密,允许他挑选部队并与自己平起平坐,从此,瓦岗军分成了翟、李两股力量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,荥阳的粮仓渐渐告急,李密建议再次攻取兴洛仓,翟让欣然同意。
李密并没有采取常规的正面进攻,而是亲率7000精兵绕道阳城,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,成功从兴洛仓的背后发动了袭击。突袭非常成功,李密进入仓库后,毫不犹豫地打开了粮仓,让百姓自由取粮,消息迅速传播开来,全国的流民纷纷涌向兴洛,瓦岗军的兵力迅速增加,短短几日便招募了百万人。此时,坐镇洛阳的隋朝将领杨侗派遣刘长恭带领2万5千禁卫军前来讨伐。李密通过巧妙的计策,诱敌深入,让刘长恭中了圈套,最终成功将其歼灭,刘长恭仅以身免。随着刘长恭的失败,瓦岗军的声势一时间达到了顶峰,越来越多的义军和隋朝降将前来归附,瓦岗军的力量不断壮大。
接下来,李密将兵锋指向另一个重要粮仓——回洛仓,他命令孟让和裴仁基为先锋,带领军队迅速攻占了回洛仓,并趁势进攻洛阳。可由于组织不力,瓦岗军进入洛阳后,内部出现混乱,隋军趁机反攻,瓦岗军最终被赶出洛阳。李密愤怒至极,亲自带领三万精兵再次向洛阳发起进攻,并最终击败了隋军,夺回了回洛仓。借助粮仓充裕的资源,李密大力扩充军队,并开始着手建设洛阳地区,希望将其打造成自己的根基。
李密的聪明才智和雄心壮志深深打动了翟让,最终翟让决定将自己在瓦岗军中的领导地位交给李密,并尊称他为魏公。李密接受了翟让的提议,开始执掌瓦岗军的指挥权,带领这支强大的力量逐渐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武装集团之一。此时,李密麾下的名将如秦琼、程咬金、单雄信、徐世绩等一大批顶尖战将已成为瓦岗军的中流砥柱,李密也成为了当时最耀眼的政治人物,甚至是皇位争夺中的有力竞争者。就在这时,李密面临了更大的挑战,隋炀帝派遣王世充率领5万大军前来征讨。李密因一时轻敌,遭遇了来自王世充的首次重大挫败,甚至大将柴孝和也在战斗中阵亡,瓦岗军一度陷入困境。然而,李密并未放弃,而是迅速整顿兵力,准备迎接新的挑战。
未完待续...
发布于:天津市